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324152
别忽悠娃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5日 《中国妇女报》 2006.06.05
     据媒体报道:印度警察日前阻止了一名年仅4岁的小选手尝试20公里长跑,原因是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如此剧烈的运动。这个叫辛格的男童家庭贫寒,其监护人带着他从事长跑运动,冲击有关长跑纪录,使其成为知名人物,但却遭到很多人的抗议。医生们体检后认为他身体状况不佳,当地政府随即禁止辛格在年纪稍大之前参加赛跑。

    4岁马拉松小子冲击纪录,如果一旦成功,其监护人自然会是财源滚滚,难怪其为如此积极。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当地政府的荣耀,自己的地盘上出了个神童,能大大提升知名度呀!可当地政府却接受医生意见,坚决叫停了其的长跑行为,要求其再长大些才能从事这一运动。因为在政府部门看来,4岁孩子从事这样高强度运动实在是过于危险,打破纪录也好,创造奇迹也罢,都没有孩子的生命健康更为重要。这无疑就是一种人性化的关爱。

    这个4岁娃娃长跑被禁止了,而在我们国内却有很多同龄人和稍许大一些的孩子已经或正在从事比这更加高风险的项目。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诸如3岁宝宝高空走钢丝、4岁娃娃横渡长江,9岁女娃当上赛车手,10岁儿童横渡海峡等等。这样的活动大都吸引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被罩上了美丽的光环,如“冲击某某纪录”“争当世界第一人”等等。监护人雄心勃勃,一旦成功,脸上有光,扬名四海;有关方面和部门也在积极捧场,给予大力支持。可又有谁真正评估过其中的风险,对于某项高危活动,成年人能够把握其中分寸并承担风险。孩子们能做到吗?在巨大的名利诱惑下,孩子的监护人往往置巨大的危险而不顾,执意让孩子挑战。或许在这些人眼中,孩子完全是自家的私有物品,甚至将其当成了成名的工具。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说得很清楚,很多高风险活动未成年人是不适合参与的。监护人应担负相应指责,如若监护人执迷不悟,那么职能部门就应出面干预。如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必要情况下明确叫停,对于监护人不当行为给予批评教育等等。令人遗憾的是在很多让孩子参与的极其危险的挑战活动中,我们并未看到职能部门采取了什么有效干预举措。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失职,是对孩子的生命安全不负责。

    我们不需要由娃娃来创造所谓的奇迹,只希望他们幸福健康成长。希望有关部门能从印度“神童”被禁跑中有所启迪,切实担负起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 http://www.100md.com(朱慧松)